当前位置:哈密巴里坤旅游 >烽 燧 > 巴里坤新疆哈密 巴里坤

 

烽 燧

关键词:新疆哈密

详细信息全部评论

 烽 燧

    说起烽燧,很容易让人想起“烽火戏诸侯”的历史典故。当年周幽王不惜冒天下之大不韪,点燃烽燧召来诸侯,只为了逗褒姒一笑,幽王在国破的那一刻定是后悔万分,但已悔之晚矣。

    巴里坤境内现有烽燧76座,从汉城向东,每10里左右一座,渐远为20里一座。烽燧一路沿伊吾河至甘肃境内,一路折南入哈密;从巴里坤县城向西至下涝坝,一路折向西南至七角井;另一路折向西北至木垒,巴里坤向北至三塘湖然后向东通向伊吾,转向北进入蒙古国的沿途亦有烽燧遗存,此路线烽燧大部分为唐代所筑。这些烽燧因其地理环境、气候特点不同,在构筑方式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,其突出特点为:在干旱、炎热、多风的哈密市,烽燧多为土坯垒砌;而在较为湿润,呈草原景观的巴里坤盆地,烽燧多夯土筑造;处于山巅或崎岖山道附近的则多以块石先砌基座,基底上再用土坯垒砌或以块石修筑。在营造烽燧时,往往还夹有一些木棍、苇草等物,以增加它的坚固性。烽燧平面大多为方形,只有少数呈八角形。若有敌情,白天燃烟,夜间点火。若有百余敌犯,白天举一烟(若在夜间便放一火);犯敌若在千余,白天举三烟(夜间放三火);犯敌若在五千以上,白天举四烟(夜间放四火)。这样,三四百里外的敌情很快就会传递到各衙属。 巴里坤的烽燧是古时用于传递军情的,若干烽燧连缀成线,编织成网,就是当时最快捷的通讯网络,它的发明,在人类发展史中算是一个伟大的创举。如今,烽燧早已弃之不用,但在历史上它所发挥的军事预警功能却曾是无可替代的。

    2013年,巴里坤烽燧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保护文物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我要评论(114生活网会员可直接登录,如果还不是114生活网会员,请点击注册新用户!
  • 评论内容:
联系我们更多
网上有害信息举报
x

填写举报信息

提示:请填写您的实名信息,中国114黄页承诺对您的信息进行保密